Published 30 Jun 2019 • 1,079 views
行程表
伊斯坦布尔 - 贝尔加马 - 塞尔丘克 - 棉堡 - 卡帕多西亚 - 安卡拉 - 番紅花城 - 伊斯坦布尔
飞机✈️- 从Changi airport 到 Istanbul international Airport Qatar airline Sgd 950左右,在Doha转机,整个行程差不多15小时
租车🚗 10天- 1000里拉,保险520里拉,定金750里拉,toll fee - 80里拉。
柴油 - 1270里拉,Engine oil - 250里拉
第一天 - 18/4/2019(Istanbul 伊斯坦布尔)
凌晨两点多的飞机✈️,到Istanbul的时候已经1点钟了。买了电话卡 Turkcell 200 里拉,就去买Istanbul card 搭巴士🚌去市中心 Sultanahmet。车程差不多1小时多就到市中心了,非常塞车,塞了整个小时后才到达。巴士就停在蓝色清真寺🕌️的前面,非常方便。气候还蛮冷的,一下巴士我的眼睛就一直流眼泪,慢慢的就习惯了。拖着行李🧳就往旅店的方向走去,大概10分钟我们就到达了。
Seven Days Hotel
露台的风景照
Check in 后,4点多就到 Arasta Bazzar走走逛逛。由于下小雨,就在附近一个餐厅🍴吃晚餐,100里拉。本来打算到 Grand bazaar 大卖场逛,没有想到才8点多,店就开始收拾关门了。在超市买了些水和零食就回酒店🏨休息了。
第二天 - 19/4/2019(Istanbul 伊斯坦布尔 - Bergama 贝尔加马)
早上起来吃了早餐,9点多租车行的人就到了。🐔同鸭讲了一会儿,只好请酒店的员工做翻译。车到手后,就步行到蓝色清真寺附近买Museum pass。 (一张15 天的pass,315里拉)Check out 后,我们的行程真正的开始了。由于座驾和路的方向都不一样再加上Istanbul市中心的路都很窄,真的蛮有难度的。经过一番的努力,终于要到大路了。就在这时,车既然没油了,只好停在路边。幸好有好心人的帮助,我们到对面的petrol station 买了一些柴油,解决了这个问题,给好心人一点tips就继续往Bergama前进。2⃣️点左右我们经过Bursa,想要在这边吃午餐,但是这里的车很多,找不到车位停,最后放弃了。我们在petrol station 的超市买些饼干🍪和水,就继续我们行程。六点多我们终于到达目的地了。Bergama 这个城市就在山脚下,我们住的酒店在山波上,要过一个小石桥和一段很小很斜的路才会到达。由于酒店没有餐厅吃晚餐,Owner就安排他的朋友来载我们去他朋友的餐厅吃,就这样我们认识了和我们住在一起的 Sweden朋友 Thomas 和 Goran。我们一同吃晚餐聊聊认识彼此。
Istanbul card and museum card
Istanbul 去Bergama 路上的风景照
Elaia Hotel
第三天 - 20/4/2019(Bergama贝尔加马 - Selcuk塞尔丘克 )
热闹的集市小镇贝尔加马(Bergama)以拥有阿斯克勒庇俄斯神庙(Asclepion)而闻名。自特洛伊时期,这里就是一个城镇,最昌盛的时候是从亚历山大大帝时期知道罗马统治的小亚细亚时期。当时,这里是中东地区最富庶且最强大的小王国之一。贝尔加马城于201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早餐
吃了早餐,我们就开始挖掘贝尔加马这个地方。
第一站,红色大教堂 Red courtyard(Red bazilica)
大型的红色教堂(Red Basilica)最初是供奉古埃及众神的神庙,建于公元2世纪。神学家圣约翰(St John)在《启示录》(Revelations)中写道,这是七个天启(Apocalypse)教堂之一。
Pergamon Acropolis
贝尔加马卫城(The Acropolis)遗址规模相当庞大。这儿有一个在希腊本土都没有的可容纳上万人的大圆形剧场。历经两千数百年的风霜,剧场风化了不少,然而其内部的音响效果,至今仍震撼着前往参观的人。还有多处神庙、圣坛和宫殿。这里的宙斯祭坛就是成为柏林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的佩加蒙祭坛原本所在地。
Asclepieion of Pergamon
阿斯克勒庇俄斯神庙(Asclepion)是古代的医药中心,由一个名叫Archias的当地居民建立。阿斯克勒庇俄斯是希腊神话中阿波罗的儿子,医药之神。
差不多2点,我们就前往Selcuk塞尔丘克,3个半的车程。Check in Nicea Hotel,地点很好,房间也不错,最重要的是老板和员工都很好,值得信赖。
Selcuk塞尔丘克
塞尔丘克是游客最多量的旅游目的地之一,以邻近古代城市以弗所、圣母玛利亚故居和塞尔柱艺术品著称。6世纪 圣若望圣殿兴建在使徒的陵墓上,就位于城内。绝大多数游客只将塞尔丘克用作以弗所的逗留站,并不访问城市本身。塞尔丘克的旧城区大致保持原状,未经开发,保留了传统的土耳其文化和地方特色。Ayasoluk山俯视着周边地区,山坡上有一些历史建筑,包括伊萨贝伊清真寺,由艾登王朝建于1375年,和大堡垒。
Selçuk castle
阿亚索鲁克城堡 Ayasuluk Kalesi,位于塞尔丘克镇西北、坐落在阿亚索鲁克山 Ayasuluk 顶部。最初由拜占庭人在六世纪时建造,后来由塞尔柱人重建,存留至今的部分修建于奥斯曼帝国时期,登上城墙可以俯瞰周边全景。
Basilica of St John
公元初期,圣约翰,曾经来过这里将此,将基督的生涯和教导写成"约翰福音",后来他也葬身此。因此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Justinian)在圣约翰的墓地上建成了这座宏伟的教堂——圣约翰教堂(The Basilica of Saint John),这里也因此成为基督教的圣地。
Isa Bey Mosque
一座建于1375年,由大马士革的建筑师Dimiskli Ali所设计,介于塞爾柱和鄂图曼早期。
晚餐的餐厅-Chicken kebab
第四天 (21/4/19) - Selcuk 塞尔丘克
以弗所(Ephesus)
大約在西元前1000年由居住在安納托利亞高原西端愛琴海沿岸的愛奧尼亞人(Ionians)興建。愛奧尼亞人對希臘文化有過極大貢獻,其中荷馬史詩被視為千古名著。此外,愛奧尼亞人在哲學、地理、史學、建築、雕塑等方面也很傑出,以弗所古城的建設集上述成就之大成。考古發掘表明,愛奧尼亞人在首領安德洛克勒斯(Androkles)率領下,從希臘中部遷居安納托利亞西部沿海地區,征詢賢哲意見后,定都以弗所,開始了大規模的城市建設,廣泛采用柱式架構,配以大量雕塑和壁畫,愛奧尼亞式建築由此得名,並成為古希臘五種建築風格之一。以弗所城建成后不久,安德洛克勒斯在與卡裡亞人(小亞細亞古代民族,Carians)的戰爭中戰死,以弗所城的后續發展變得緩慢。西元前7世紀,辛梅裡安人(Cimmerians)攻克以弗所,焚毀整個城市,包括該城附近的世界古代七大奇跡之一的阿耳忒彌斯神廟(the
temple of Artemis)。西元前6世紀,呂底亞國王克羅伊芳斯(Croesus)率軍奪取以弗所,下令重建該城。不久,波斯人滅掉了呂底亞王國,繼續擴建以弗所,疏浚港口,開辟了自以弗所經呂底亞舊都薩迪斯至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首都蘇薩(Susa)的商路。西元前4世紀,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大帝揮師征服安納托利亞,刺激了以弗所城的商業,其部將利希馬科斯(Lysimachos)駐守該城,頒布鼓勵貿易的法令,使該城成為愛琴海東岸的貿易中心,同時沿城周邊地帶興建防御工事,城內面積達九平方公裡。在這個時期,城內第一次擁有了劇場、賽跑場和競技場。 西元17年,以弗所城毀于大地震。羅馬帝國第二任皇帝提比略(Tiberius),下令重建。哈德良(Hadrian)時期,城區主要建築的風格由希臘特色轉變為羅馬特色。由于耶穌的母親瑪利亞選擇在以弗所旁邊的夜鶯山安度晚年,故基督教被引入該城。西元6世紀,以弗所城通往愛琴海的河道嚴重淤塞,造成貿易中斷,居民被遷至阿亞索魯克山(Ayasoluk)一帶,透過陸地與周邊地帶開展貿易,城內變為宗教活動場所,興建了著名的聖‧約翰教堂,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專門視察過教堂。1090年,以弗所被塞爾柱突厥國攻占,希臘化和羅馬化時代的文化遺跡基本上得到了保護。奧斯曼帝國時期開始了對遺跡的研究。
早上吃了早餐。我们决定走路到以佛所,差不多要40分钟左右,就来到了Cave of the Seven Sleepers。拍完照后,我们便停下来休息吃点水吃点东西。过后便直接走到以佛所。
路旁的果树
Ayran其实就是yohurt drink, gozlemeler 就是马来薄饼。
以佛所 Ephesus
参观完了以佛所,我们就走回酒店的方向,也因此路上会经过阿特米斯神殿 Temple of Artemis和以佛所考古博物院。由于House of virgin mary在山坡上,我们就放弃了。
阿特米斯神殿 Temple of Artemis
世界古代七大奇跡之一,西元前550年由呂底亞國王克羅伊芳斯下令興建,西元前356年被焚毀。在希臘神話中,阿特米斯是自然、貞潔、生育和婦女的保護神。
晚餐
第五天 (22/4/19) - Pamukkale 棉堡
拥有棉花之堡的自然奇景,棉花城堡的白色岩石瀑布及温泉而闻名。Heirapolis 希艾拉波利斯遗址( 神殿,剧场,大道,城门,浴场及墓地遗址) 和棉堡的石灰棚紧紧相连。
经过3个半的车程,我们就到达棉堡了。首先我们不清楚,Heirapolis和白色岩石瀑布是连接在一起的,就先去了Heirapolis的另一个进口,可以用museum pass。由于地方太大,我们只走了一些就回头了进城吃午餐。午餐后,我们就直接上去棉堡。从进口开始,每个人都必须把鞋脱掉,赤脚走上去。水时冷时热,还有一些小石头,但真的很美很特别。到了山上,本来想逛逛Heirapolis里的剧场,等看夕阳的到来。很不小心的,跌了一跤,左手擦伤,右手受伤了(骨折)。幸好遇到一对马来西亚来的马来同胞医生,帮我检查了一会,不是脱臼。止了血,我们就直接下山去check in和去买些胶布消毒水。
Heirapolis
午餐
棉堡
第六天 (23/4/19) - 卡帕多奇亚 Cappadocia
卡帕多奇亚(Cappadocia),位于土耳其中部安纳托利亚高原,千年前的火山爆发和长年风雨侵蚀后形成的这些形态怪异的“月球地貌”的时候,你自然会理解了为什么这里被称为”怪石堡“。火山岩洞、地下洞穴、山谷裂缝,以及一支支矗立而上的“精灵烟囱”加上倍感沧桑的褶皱石层遍布在整个地区,而恰恰这片貌似荒芜的地带,却又和基督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描述卡帕多奇亚的名字很多,“精灵的烟囱、月球地貌、星球大战拍摄外景地、修道士的洞穴”等等,每一个名字可能都代表着值得驻足的亮点,其实卡帕多奇亚还有一个名字,也是它的原意:“出骏马的地方”。卡帕多奇亚地区是由周边一座座城镇组成的,主要游览的地区为尔古普(Ürgüp)、格莱美(Göreme)、乌希萨尔(Uçhisar)、阿瓦诺斯(Avanos)和穆斯塔法帕夏(Mustafapaşa)。这里是最受 Göreme地区的天然山洞博物馆是自然风化形成的尖形山,而内部被人工打凿可供居住,是早年基督教隐士的居所。距今300万年前,埃尔吉耶斯山(3916m)和哈桑山(3268m)两座巨大的火山喷发,使得内夫谢希尔周围的高原被含有石灰岩,熔岩的柔软的石,灰和泥等覆盖。这种很脆的岩层被风和雨所侵蚀,形成赤、金、绿、灰等各种颜色的圆锥形和蘑菇形岩石,有岩洞的峡谷等壮观的超现实的风景。开凿的洞窟最早是公元前4000年当地人用以居住的。拜占庭时代教会和修道院也开凿了一些洞穴,有的作为教堂使用,其中金色的壁画和周围的自然环境相互映衬,亦真亦幻。
经过8个半小时的行程,我们终于到达Goreme。我们住的酒店是Coco cave, 老板都很好,很友善,整体都很不错。
Dinner - Old cappadocia cafe & restaurant
第七天 (24/4/19) - 卡帕多奇亚 Cappadocia
终于要做热气球了,早上445am在酒店lobby集合。主办单位会带我们去吃点早餐,然后才带我们去放热气球的地点。到达目的地时,已差不多6am了,工作人员已经在做准备。6点半左右,起飞咯。
做完了热气球,拿了证书喝了香槟,我们就回酒店吃早餐。休息一会再出发。
鸽子山谷(Pigeon Valley)是个小景点,离仙人烟囱不远,附近的树上树枝挂满了土耳其灯饰和传说中的恶魔眼。
凯马克勒地下城是当时卡帕多西亚地区的基督徒为了躲避迫害躲藏的地方,这个地下城约有八层的地底洞穴,目前只开放五层,里面空间之大另人叹为观止,是目前发现的最大地下洞穴遗址。
Ihlara山谷是卡帕多西亚地区的一处非常著名的自然景观,在这里你能观赏到土耳其最壮丽的峡谷风貌,该峡谷下面生活着一群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居民,这里也是基督徒的第一个定居点
晚餐
第八天 (25/4/19) - 卡帕多奇亚 Cappadocia
Goreme open air museum 格雷梅露天博物馆
这里是土耳其的世界文化遗产,是在自然地貌的基础上修建的建筑群,包括石窟教堂、礼拜堂和修道院。露天博物馆位于陡峭的山谷之中,浓缩了卡帕多西亚的自然、历史和人文,汇集了三十多个大大小小不同特色的石窟教堂。这些教堂最初由躲避政治迫害而迁移到卡帕多西亚的基督教徒所修。为掩人耳目,他们将山体凿空修建教堂,内部刻画着色彩斑驳的壁画,美妙绝伦。比较著名的教堂有苹果教堂Apple(Elmali) Church、圣芭芭拉礼拜堂St. Barbara Church、蛇教堂Snake(Yilanli) Church、黑暗教堂Dark Church(Karanlik kilise)、托卡利教堂Buckle(Tokali) Church、凶眼教堂El Nazar Church、拖鞋教堂Carikli(Sandals) Church、隐藏教堂Sakli Church等等。
Three beauties
Devrent ( Imaginary ) 迪夫里特峡谷
这个侵蚀地貌最明显的山谷,是卡帕多西亚地区形状最奇特、分布最集中的火山石锥群。
著名的骆驼形状的岩石就在这里,被称为“动物岩层(Animal Rock Formations)”。数百个高度从几十米到100多米不等的石锥紧密排列,聚集在一起仿佛是要拍摄集体照。
Zelve open air museum
卡帕多西亚各种不同造型的仙人烟囱、美丽的自然景观,全都集中在济尔维露天博物馆。站在济尔维露天博物馆不知边际何处的怪石谷地中,真的可以体会大自然的神奇,想象一下风吹雨刷如何将火山熔岩大地切割出山谷、波浪石及仙人烟囱。这里的所有的岩石都有开口,或大或小,有的是住家,有的是教堂,更多是基督徒的避难所,当然在这些洞穴社区的更上方(岩石的最高处)还有鸽子洞,是非常完整的卡帕多起亚人的生活缩影。
Fairy Chimneys
所谓的卡帕多西亚“精灵烟囟”实际上是一些特大号的圆锥形岩层,被慢慢风化的岩石造就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旅游奇观,分布在卡帕多西亚Göreme附近的众多地区。有的像尖塔,有的像蘑菇,形态各异,非常有趣。
Love valley
爱情谷以其童话般的斑点岩层而闻名:奇特的岩石构造、岩洞和半隐居人群的历史遗迹令人神往。这里起初是基督教徒躲避罗马迫害的避难处,公元4世纪,一群僧侣建立了卡帕多西亚的主要部分。这里有很多令人脸红心跳的自然结构,是土耳其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这里除了有美丽的风景和亚洲最好的远足路线外,还有大批的貌似男性生殖器的火山灰结构。这些结构高耸入云,形态逼真,引来很多世界游客。
由于天不作美,下起小雨,我们就回酒店休息吃晚餐。其实还有蛮多地方我们都没有去到,selime monastery, Urgup, Avanos town, cavusin, pasabag, bridge of world, derinkuyu underground city, 可以留多两天就好了。
第九天 (26/4/19) - Ankara 安卡拉
首先我们先来到这个图兹湖,差不多3个小时行程。
土耳其天然盐湖。
位于乾旱的中央高原洼地。海拔925公尺(3,035呎)。一年大部分时间湖面面积约1,500平方公里(580平方哩),深约900公尺(2,950呎)。正常情况下长约80公里(50哩),宽约50公里(30哩),夏季枯水期间,露出大片盐滩,可供采盐
吃完午餐,我们就往安卡拉。接近两个小时的车程就到了。check in 后,我们决定搭巴士🚌到附近的town走走。巴士上会有收钱员做在巴士中间,上了巴士就自己走去给钱。在town逛街看看,这里的Starbucks 比新加坡便宜,出不多新币4块一杯。我们选了一间素食快餐店吃晚餐,有一种食物真的很像鸡肉,只有我自己吃。如果没有错,应该是cheese做的。接下来我们在酒店吃到这种cheese, 和鸡肉有点像。吃了晚餐,我们就徒步慢慢的走回酒店,看看安卡拉晚上的景色。
晚餐
第十天 (27/4/19) - Safranbolu 番红花城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遗产”的奥斯曼古镇番红花城(Safranbolu),也称为萨夫兰博卢,保留了整个奥斯曼时期的古老城镇,并且经过了完美的修整,列入了联合固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有将近1000栋保存完整的城市建筑群,是极具代表性的土耳其奥斯曼风格的建筑群“活化石”,整个城市环境和风格也因此被完整的保存了下来。
一大清早,我们就离开了安卡拉,直奔番红花城而去。中午时分,我们就到达目的地了。
酒店 - Yorgancioglu Konak
房子还是保留了原来的设计,很特别很美。
午餐 - chicken kebab
City history museum
由老市政厅改建的博物馆,位于一个小山顶,山顶可以俯瞰老城全景,是拍摄古城的好地方。
Carsi 街区
Izzet Pasa Camii
是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建造的最宏大的清真寺之一,由大维齐尔建于1796年,后来在1903年重建。位于Carsi街区上,是当地值得参观的建筑之一。浓浓的宗教气息让你感受一个纯粹的土耳其清真寺。在希德尔立克山丘上可以看到全貌。
Cinci Han
现在老城中心的一家酒店,同时也对外开放参观。参观的票价是1TL。 这座房屋是17世纪商队的旅社,可以说是占据了老城的中心相当大的范围。有3层之高,所以你肯定不会错过它。爬到顶楼露台上可以环视整个老城区的全景。与南边小山风景不同的是,这里看到的是进京,而且你身在老城中心。
Carsi 街区
Kaymakamlar travel House
这栋具有奥斯曼典型风格的多层住宅,当年属于一位陆军中校。建筑物里有多个房间,配有传统家具和装饰。一些房间里还有蜡像,展现当时的风土人情。在房屋的顶层,可以俯瞰古城风貌。
第十一天 (28/4/19) - Safranbolu 番红花城 - Istanbul 伊斯坦布尔
早上吃了早点,我们就到郊区看看。
Crytals Glass Terrace
Canyon Tokatli
差不多11点,我们就启程回伊斯坦布尔。在路上,休息吃午餐。
5点半左右,我们就回到了伊斯坦布尔。把车停在酒店门口等租车行的人来把车开走。人还没来之前,我们就先 check in, Nordstern Hotel Galata。房间很大,地点也不错,就在Galata bridge的旁边。车🚗还了之后,我们就在附近走走。尝一尝栗子🌰
晚餐在Galata tower附近
Chicken kebab
伊斯坦布尔的夜景,好美
第十二天 (29/4/19) - Istanbul 伊斯坦布尔
土耳其最大城市,亦是该国的经济、文化和历史中心。它坐落于土耳其西北部的博斯普鲁斯海峡之滨,位于马尔马拉海和黑海之间,横跨欧亚大陆,经济和历史中心位于欧洲一侧,有三分之一人口居住于亚洲一侧。其人口达到1440万,为全欧洲最大的城市群,亦是中东最大和全球第六大城市。伊斯坦布尔全市辖区面积5,343平方千米(2,063平方英里),其覆盖范围和伊斯坦堡省相同,亦是该省的行政中心,亦是世界上唯一横跨两大洲的城市。
公元前660年左右,该市以“拜占庭”之名建立于萨拉基里奥角,并在此后逐渐发展为历史上最为重要的城市之一。公元330年该市重建为君士坦丁堡,并在此后的近十六个世纪内先后成为罗马帝国(330年–1204年及1261年–1453年)、拉丁帝国(1204年–1261年)和奥斯曼帝国(1453年–1922年)的帝国首都。在罗马和拜占庭帝国时代,它对基督教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在1453年奥斯曼帝国征服该城之后,它成为了伊斯兰教的中心和奥斯曼帝国哈里发的驻地。
伊斯坦堡是古丝绸之路的途经地,也是欧洲和中东的铁路网络之间、黑海和地中海间海路的必经之地,使得伊斯坦堡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由此也哺育了兼收并蓄的人口和文化,虽然在1923年共和国成立之后这一状况略不如前。在战间期伊斯坦堡未能成为新首都,受到忽视,但此后其影响力逐步恢复。自1950年代以来,该市的人口已翻了十倍,来自安那托利亚各地的人口涌入,城市的界限也为此逐渐扩张。20世纪末艺术节开始得到兴办,而随着基础设施的改善,复杂的交通网络也由此建立起来。
加拉达大桥
加拉塔大橋(Galata Bridge)位於土耳其伊斯坦堡,橫跨金角灣。自19世紀起,這座大橋經常出現於土耳其文學及藝術作品中。現存的加拉塔大橋是歷史上的第五條,於1994年建成。大橋全長490米,中間可以打開讓船隻通過。
加拉达石塔 Galata Tower
加拉达塔(土耳其语:Galata Kulesi),中世纪的热那亚人称之为基督塔(拉丁文:Christea Turris),是一座中世纪石塔,位于土耳其伊斯坦堡的加拉达区,恰在金角湾以北。它是该市最引人注目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主宰伊斯坦堡的天际线。加拉达塔高9层、66.9米,在它修建时是该市最高的建筑物。其地面高度为海拔35米。底部直径为16.45米,内部直径8.95米,墙厚3.75米。在其上层有一个餐厅和咖啡厅,可以观看蔚为壮观的伊斯坦堡和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景色。还一家夜总会表演土耳其秀。塔内现有两部载客电梯。
在加拉达石塔上拍的风景照
在加拉塔大桥上拍的照片
在Topkapı Palace Museum 前的公园里的花
托普卡比宫 Topkapi Palace Museum
托普卡比宫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金角湾以及马尔马拉海的交汇点,又称老皇宫。从征服者默罕默德在1453年攻占君士坦丁堡起到19世纪,将近四百年的时间历任苏丹都居住在这里接受拜见,治理国事。托普卡比宫是昔日举行国家仪式及皇室娱乐的场所,现今则是当地主要的观光胜地。托普卡比宫翻译过来成为“大炮之门”,昔日碉堡内曾放置大炮,故以此命名。 托普卡比宫是苏丹及宫廷的主要居所,在初时,托普卡比宫除了是居所,还是政府的所在地。皇宫的进出受到严格限制,宫内的人都不敢贸然出宫。托普卡比宫就像一个独立存在的实体,一个城中城。宫内用作谒见及议论的殿堂是帝国处理政务的地方。宫内透过地下水槽供水,又设有御膳房提供日常食物。宫内的寐室、花园、图书馆、学校及清真寺用作服务宫廷,宫内还有各种艺术家和工匠,他们统称为伊尔-艾·海瑞弗(才能团体),他们为整个帝国制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 严谨的宫廷仪式是宫内日常生活的法典,确保不受到外界影响。其中一个重要原则是不得在内庭言谈。隔绝帝王与外界联系这一原则大概是来自拜占庭宫廷。穆罕默德二世在1477年至1481年间把这原则列在坎农纳梅法典里,该法典将宫廷人员的职责高低、行政阶层及礼节系统化。这原则亦反映在建筑风格和厅堂建筑的摆布之上。建筑师须确保苏丹及其家人在宫内享有最大的私稳和行动自由,于是以有格子的窗户及建造秘密通道来达到这目的。
Hagia Irene
Fountain of Sultan Ahmed III
午餐-Kumpir
其实就是把马铃薯烘烤后,磨成薯泥后,再加上当地的配料,味道还真的不错。
Basilica Cistern 地下水宫
教堂地下水宫是位于圣索非亚大教堂旁的一处地下建筑。它的历史要追溯到公元六世纪,由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兴建,最早用来为当时旁边的皇宫和建筑物储水。后来水宫关闭,直至16世纪穆罕默德征服君士坦丁堡后被重新发现。这座140米长70米宽的地下水池可储十万吨水。除了作为古老的蓄水池,这里还曾作为军事弹药库使用。如今的这里可以称得上是伊斯坦布尔最浪漫、最神秘的景点之一。336根巨大石柱构建的巨大宫殿,每根柱子上都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此外那悠长旷远的滴水声加之那些诡异的传说,仿佛带您步入了另一个莫测的世界。地下水宫是拜占庭帝国大兴土木的杰作,土耳其炎热骄阳的夏日在水宫待一待实在是惬意极了。但是这个水宫面积略小,宽65米长143米。寻找教堂地下水宫的过程也十分有趣。从地图上看,它的入口几乎就在与圣索非亚大教堂一条马路之隔的街心花园一角。
泪珠形状的柱子
地下宫殿西北方有两座石柱底座是用刻有梅杜莎面貌的石柱来支撑。这两座底座来源不明,曾被认为是从古罗马时期建筑拆除后所移置于此。目前没有书面证据可以证明。一般学者认为梅杜莎头像被放置倒向只是大小适合以支持石柱。根据希腊神话,梅杜莎是戈耳工(Gorgons)三姐妹之一,是希腊神话中可怕的女妖。梅杜莎可以把看她眼睛的人变成石头的能力,因此Gorgons的图像被用来保护重要的建筑。另一个神话表示梅杜莎是拥有黑眼长发的漂亮女孩,并与宙斯的儿子波尔修斯(Perseus)恋爱。雅典娜也喜欢波西且忌妒梅杜莎,因此将她的头发变成蛇,之后凡是看到梅杜莎眼睛的人皆变成石头。波尔修斯觊觎梅杜莎的能力而砍了她的头,利用此能力对付他的敌人。根据另一个神话,梅杜莎看到自己在镜子中反射把自己变成石头。
Grand bazaar 大卖场
在回酒店时,加拉塔大桥上拍的风景照
第十三天 (30/4/19) - Istanbul 伊斯坦布尔
最后一天了,今天我们决定做地铁🚇到 Sultanahmet。
苏丹阿赫迈特广场
公元203年,皇帝塞普蒂米乌斯·塞维鲁重建了该城,扩建了城墙,并修建了赛马场,用于战车比赛和其他娱乐项目。
公元324年,君士坦丁大帝决定将首都从罗马迁往拜占庭,并将该城更名为新罗马,很快又更名为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大帝大规模扩建城市,其中一项重要的工程就是修复赛马场。赛马道呈U形,估计长约450米,宽约130米,能够容纳10万观众。在整个拜占庭时期,赛马场是城市社会生活的中心。
君士坦丁方尖碑又称墙柱:君士坦丁七世波菲罗格尼图斯为了纪念他的祖父巴西尔一世贝斯雷奥斯,于公元10世纪建造的,也是唯一一个由本地人自己建造的石碑。碑高32米,碑身外原来镶满了镀金青铜浮雕,上面描绘君士坦丁七世的祖父巴西尔一世的胜利。在这个方尖碑的顶端,还有一个球。
公元13世纪第四次十字军东征侵入君士坦丁堡的时候,被拉丁军队洗劫并将其熔化。这个纪念碑的石质核心幸存了下来,被称为墙柱。由于年轻的土耳其新军喜欢攀爬这个方尖碑,以显示他们的实力,致使这个方尖碑的表面遭到了进一步的损坏。在1894年的地震中,君士坦丁石碑受到较大损坏,此后土耳其政府对其进行了重建。
青铜蛇柱:蛇柱原来是德尔斐阿波罗神庙的普拉提亚三脚祭坛,这座祭坛兴建于公元前5世纪,是为了庆祝希腊人在波斯战争的普拉提亚战役中,战胜了波斯人。其顶端是由三个蛇头支持的金碗。君士坦丁大帝下令将其从德尔斐移到君士坦丁堡赛马场中间。在第四次十字军期间,金碗被破坏或被盗。至于蛇头,迟至17世纪末才被破坏。在土耳其征服后的最初的几个世纪中,它们仍然存在,因为许多奥斯曼绘画都描绘了这些蛇头。部分蛇头已被复原,在伊斯坦布尔考古博物馆展出。今天,德尔斐三脚祭坛仅剩的就是它的下部,称为“蛇柱”。
塞奥道西斯“奥拜里斯克”方尖碑: 狄奥多西大帝在公元390年从埃及购买了一块粉红色花岗岩雕刻的方尖碑,竖立在赛道内侧。这块方尖碑原本是古埃及法老图特摩思三世(公元前1479—1425年)为纪念他的胜利而建造的,原来矗立在埃及卢克索卡纳克神庙门前。狄奥多西大帝将其切割成三块,运回君士坦丁堡,并加装大理石底座,现在所见的碑体是其中顶端的一段。这块方尖碑已存在近3500年,仍然保存完好。
蓝色清真寺 The Blue Mosque
蓝色清真寺可以称之为伊斯坦布尔的地标式建筑,修建于奥斯曼帝国时期,气势恢宏、造型奢华独特。之所以称其为蓝色清真寺是因为清真寺内部的墙体贴满了一种蓝彩釉瓷砖。其实,它真正的名称应该是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Sultanahmet Camii)。这里也是伊斯坦布尔旧市街的中心。 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建于苏丹艾哈迈德一世统治时的1609年至1616年。在吉托瓦托洛克和约(Peace of Zsitvatorok)及对波斯人的战事失利后,奥斯曼帝国苏丹艾哈迈德一世决定要在伊斯坦布尔建造一座大型清真寺以安抚安拉。这是第一所四十年以上的帝国清真寺。以往的苏丹都以战利品来承担建筑费用,但艾哈迈德一世在位时并没有赢取一些重要的胜利,不得不从国库里调用资金兴建,却引起了阿訇的愤怒。
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建在君士坦丁堡大皇宫(Great Palace of Constantinople)上,与圣索菲亚大教堂(当时伊斯坦布尔最受崇敬的清真寺)及具象征性的君士坦丁堡竞技场(Hippodrome of Constantinople)相对。清真寺南部的大部分建筑都利用了大皇宫的根基、穹顶及圆顶地下室。一些在建筑地点上的宫殿,如索科卢·穆罕默德帕夏的宫殿,都须出资购买并拆除。
清真寺的建筑工程始于1609年8月,由苏丹亲自主持动土仪式,艾哈迈德一世有意让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成为他的第一个帝国清真寺。他任命著名建筑师希南徒儿赛德夫哈尔·穆罕默德阿加负责这一项工程。清真寺的详细工程记录在八卷书籍里,现在收藏在托卡比皇宫里。开幕典礼举行在1617年(1616年已有通行记录),苏丹可以在皇家包厢内祈祷。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在艾哈迈德一世统治后期仍未完工,直至穆斯塔法一世时。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是世上最令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古迹之一,可与圣索菲亚大教堂媲美。1953年至1976年发行的土耳其里拉500元纸币的背面印有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
Hagia Sophia 圣索菲亚大教堂
在1453年以前,一直是拜占庭帝国的主教堂,此后被土耳其人占领,改建成为清真寺。而后经过战乱损坏和一系列的重建扩建形成了今天的圣索非亚大教堂的面貌。它代表了拜占庭文化的典范,大教堂内的马赛克壁画可以让你了解当时的历史,领略拜占庭艺术之美。圣索菲亚大教堂由君士坦丁大帝为供奉智慧之神索非亚,始建于公元325年,后受损于战乱,公元537年查士丁尼皇帝为标榜自己的文治武功进行重建。它曾作为基督教堂存在了916年,后又被改建为清真寺存在了481年。于1935年后,作博物馆为对公众开放后,每年都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苏丹•塞利姆二世、苏丹•穆罕默德三世、苏丹•穆拉特三世及其部分亲人的陵墓、穆罕默德一世的喷泉、小学、做汤的厨房、图书馆、苏丹•阿卜杜勒•迈吉德的会议室及清真寺的星学家住的房间都坐落在圣•索菲亚博物馆内。上述文物,特别是陵墓的内饰、陶器和建筑都是奥斯曼时期的佳作。
参观完圣索菲亚大教堂,时间也差不多了。吃了午餐,我们就塔地铁回酒店check out,然后塔德士去机场回新加坡。回到新加坡时,已经是中午了。
Locations
Hashtag